来源:包头市工信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在“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抢抓新机遇,绘好新蓝图,凝聚大发展。在“十四五”大幕开启的关键时期,包头稀土高新区以推动经济社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为目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做好“六保”“六稳”工作,立足包头、着眼全区、面向全国谋划产业布局,以发展“稀土、有色金属、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五大特色产业为核心,全力打造“少、好、快”一流营商环境,让“近者悦、远者来”,用更加公平开放的政策环境吸引好的投资、更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服务好的项目,全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以新理念构筑发展新优势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
自2020年10月份以来,包头稀土高新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把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要安排部署作为任务单、动员令,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迅速行动、坚决贯彻,全力以赴抓创新、抓产业、抓招商,扎实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全力以赴推动各项事业高效发展、速稳质优。
抓好80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GDP相关19个门类中的7个门类保持正增长良好势头,其余12个门类实现提速增效。进一步细化量化实化经济领域考核指标,提高考核权重,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进传统优势特色产业突破发展,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
积极培育“四新”经济主体,推动中科院稀土特钢、威丰电磁极薄取向电工钢制备、嘉泰金属钛合金超细丝材等新技术项目建设,加快高纯氧化铝、无人驾驶矿用车、电力云平台等新产品开发,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实现百家企业上“云”上平台,促进共享制造、服务外包、研发众包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发挥院所优势,加快创新主体培育,新认定35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增加到130家以上;新认定2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达到70家以上,新认定6家“科技小巨人”企业,总量达到20家以上。
2020年1~11月,包头稀土高新区19个大类行业中,有16个行业实现盈利,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5个行业,利润总额和增速大幅提升。
以新思维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走进天和磁材三期工程项目现场,拔地而起的厂房、陆续引进的设备,让旨在打造“磁材智能化国际工厂”的企业发展动力更为澎湃,比追赶超势头更加迅猛。
“天和磁材三期项目建设是企业加快智能化水平建设、提升经济效益、与国际化接轨的重要举措,也是积极响应稀土高新区‘科技强区’的具体行动。”天和磁材综合管理部部长甘梅说。
自2020年以来,包头稀土高新区始终坚持以特色产业作为引领经济腾飞的不竭动力,铝铜产业延链扩链,铝深加工产能达到135万吨,粗铜及铜深加工产能达到15万吨,电解铜就地转化率达到100%。稀土产业提质强链,新材料产量连续保持20%以上增速,永磁、储氢、抛光材料设计产能分别达到6.5万吨、1万吨、2.4万吨,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稀土核磁共振诊疗仪、永磁电机、储氢电池、稀土钢等稀土终端应用产品均实现产业化,产业层次和竞争力大幅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聚焦科技前沿,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5G无人驾驶矿用车成功下线,风电装备企业发展态势强劲,形成了重卡和零部件装备、风电设备、工程机械装备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建成总面积8万平方米的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入驻项目8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现代服务业着力引进发展旅游、商业、亲水休闲、高端生态文化居住、健康养生养老等项目。
包头稀土高新区积极推进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成立了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合作共建了中科院产业园、上海交大产业园、昊明新能源产业园、中科机器人产业园、稀宝博为医疗器械产业园等创新平台,形成“两院五园”协同创新架构格局,建成院士工作站2家、重点实验室7家、各级研发中心78家。科研力量的注入,有效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数量急剧上升,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作出积极贡献。